10月14日,作为“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的重要议程,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培养面向数智时代的工程师”边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在中国工程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我校创新战略研究院等共同承办。
会上正式发布《中国工程教育蓝皮书》。
主旨报告环节由5位来自国内外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带来深度洞见。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探讨教育与产业适配发展的核心逻辑及其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他强调,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教育产业需优化资源分配与结构适配,以高效培育符合技术变革需求的工程师。
浙江大学叶民教授作《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Joseph Press教授作《Agentic MBSE 2035: A Declaration for Educating Engineers for a Green Future》报告。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Patrick Mueller副总裁作《Education of Engineers in the Digital Era》报告。
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张光新教授作《浙江大学卓工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圆桌论坛环节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新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迪主持。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围绕“如何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浪潮中,改革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具备数字素养、跨界能力和工程师精神的未来工程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度讨论。
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和工程科技企业等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赴浙江大学宁波国际科创中心、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等单位调研。活动深化了对数智时代工程师培养的共识,为全球工程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