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5日上午,我校举行2016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会。副校长姚秀平,各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科研副院长(副主任),全体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200余人出席了动员会。会议由副校长姚秀平主持。
2015年学校首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了我校在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上的突破。在国家级项目立项总数实现数量稳步、优势学科继续保持、交叉学科有所突破的科学研究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学校党政、各学院(部、中心)、各相关职能处室和全体申请人的心血和汗水,成绩喜人。国家级项目申报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必须要有系统性的思维,给予全盘思考和推进。国家级项目申报立项,全校上下,要有“大决心”、要花“大力气”、要有“大气魄”、更要有“大投入”。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机制;要推进创新型科研队伍建设,构筑申报国家级项目的科研人才“梯队、方阵”;要组织跨学科团队,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顶层设计凝练成果,夯实申报国家级项目的基础;要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我校国家级项目申报立项的更加良好环境;要大力提高我校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的申报质量,还要在职称评聘中体现国家级项目的地位。
副校长姚秀平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十三五”规划要强化学科思维,把国家级项目的申报立项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科研管理部门要扎实、细致、周到的做好申报的服务和咨询工作;各学院(部、中心)要广泛动员、重点引导,提高本部门教职工申报国家级项目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要加强校院两级科研管理的协调,切实提高国家级项目申请书的论证质量。
科研处陈思浩处长围绕国家改革政策、国家项目概况、学科建设要求、学校相关政策、学院申报组织、提高申报质量等方面,就如何做好“有组织科研”作了报告。科研处刘志欣副处长汇报了我校国家级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分析,我校国家级项目申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2016年我校国家级项目申报的优化思考等。学院代表社会科学学院于凯副院长,就学院如何组织国家级项目申报,进行了交流发言。教师代表基础教学学院王国强教授,就怎样申报国家级课题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