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办学定位,依托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创新办学模式,凝炼办学特色,形成了产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坚持“四个主动纳入 ”,主动接轨上海先进产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总结三十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四个主动纳人 ”的办学理念 第一,主动纳人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之中,高校才能科学定位,准确聚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二,主动纳人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学校就能找准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三,主动纳人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学校才能集成内外资源,形成 比较优势。第四,主动纳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高校只有提高市场竞争的适应性,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四个主动纳人 ”的办学理念,增强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紧紧抓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机遇,瞄准产业发展的趋势、跟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融人”上找方向,在“瞄准”上寻需求,在“对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创特色,形成了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
首先,学校依据“四个主动纳人 ”办学理念,按照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求,瞄准上海现代产业,建设了个重点 培育 学科和两个教育高地,实现了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学校对接上海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 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 ”、“现代汽车运 用 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 ”等学科。学校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了“社会保障”、“服装设计与工程 ”、“物流管理 ”、 “艺术设计”等学科。
其次,学校依据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学校设 了对接先进制造业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飞行技术、航空器械维修、航空机务、航空经营管理、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一批专业,形成了对接海、陆、空交通运输产业的专业链 设置了 多媒体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物流管理、国际货运、市场营销 服装营销、市场营销 汽车营销、市场营销 邮轮经济、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一批新的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形成了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链。
再次,学校还紧紧抓住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一系列专业,例如产品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游戏软件与艺术造型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等专业,初步形成了对应创惫产业的专业群。
二、构筑产学研故略联盟,打造优秀工程师摇篮
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实现办学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二级学院是我校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形式。学校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是我校产学研合作富有成效的成功案例。年我校和上海航空公司合作成立了“航空运愉学院”。校企双方联合组成“航空运输学院”院务委员会,上海口航空公司每年提供资金和部分实验室装备,支持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海航空公司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到学院任教 学院的教师轮流到上航相关的职能部门挂职,参与企业 自主创新课题的研发,学生在每学年的工作周和实习周都去上航商务部、机务部等部门顶岗锻炼。同时,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学院依据上海航空公司的需求设里飞行技术、航空经营管理、航空器械维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货运、航空机务、航空商务、航空乘务 个专业。航空运输学院每年向上海航空公司等民航运输企业输送数百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年学校和上海航空公司共建“飞行技术学院”。去年,我校与上海航空公司的战略联盟,被教育部、科技部等六个部委评为中国高校一大型企业合作十佳案例,我校被邀请出席“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高峰论坛”,并在会上作题为《学科链对接产业链 构筑校企战略联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的报告。
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是我校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又一重要形式。学校与上海交运集团 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等企业集团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学校与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动,是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举形式之一。近年来,学校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金山区人民政府、普陀区人民政府签定了合作协议,在城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展 了全方位的合作。学校瞄准“数字长宁”定位,建立 了多媒体设计专业、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专业及多媒体产学合作基地 瞄准金山区“国际化工”定位,与金山、嘈径化工区共建了上海市精细化工研究中心 瞄准“电子松江”定位,积极发展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瞄准普陀区包装产业特色,组建口了上海包装设计产学研基地。我校凭借教育、科研资源优势 城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科技产业资源的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学校有可能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优秀工程师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理论的应用能力。学校制定培养方案,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基本教学要求,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既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专业课程普遍采用 了实际案例教学法。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课题直接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许多学生直接参加教师承担的横向和纵向研究课题。目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 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都来之于实际课题。
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学校把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凭借与上海产业界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把优秀工程师的培养放到企业中去。全校各个专业都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等途径,把学生推到了生产第一线。例如,航空商务、航空乘务、国际货运、航空机械维修四个专业 的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四年,全部实习都在上海航空公司实践基地完成。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同企业现场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这恰恰是现代工业发展对优秀工程师的专业要求。这样的企业实习基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每个学院都有一批,各个专业学生每学期都到企业去实习。人才培养过程进人企业,使大学生得到了现场操作训练。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学校获得了一批来之大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批教师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骨干力量。
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学校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围绕培养优秀工程师的目标,精心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依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改造、更新了大部分实验室,新建了现代装备及其控制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城轨列车运行 自动控制仿真实验室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拥有机械工程等 巧 个教学中心实验室,下辖 个基础、专业和综合性实验室,总面积 平方米。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下属的上海市汽车实训中心,瞄准国际汽车技术教育的先进水平,紧密结合上海汽车工业的实际,以汽车新技术、新结构以及新的控制方式为实训主体内容,实训过程以实际操作为主,实训中心 的设备都可以让学生自行拆装,教学和演示均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电控模拟示教系统和整车动态演示系统等先进手段。该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上海市面向高等学校的汽车类实践技能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的公共开放型实训教学基地。
2006年,学校申报成功教育部重大课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项目”,该项 目的建设探索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塑造优秀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实践。该项目的完成将使我校的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特色,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借助于产学研究合作平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交运 集团 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个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均每个专业拥有 个左右的实习基地 配有稳定的教学指导队伍,做到了实验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校配备完善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较先进的仪口器设备配,支撑保障了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满足了本科教学,保证了因材施教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流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使学生获得了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近年来,学校的本专科的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达到了教学计划的 和。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强,学校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优势。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为教育部的特邀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强化实践环节,服务地方经济,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实践探索 》 的发言,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普遍关注,学校积极融人城市发展主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思想和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全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 ”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了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习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顶岗工作”的实践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交替进行。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个字加以概括 工学结合、计划完整、定岗工作、过程监督、全面考核、定额报酬、时间保证。
工学结合课堂理论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定岗工作相互交替,有机结合。合作教育工作学期一般都安排在暑期进行。
计划完整:凡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在其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均具有合作教育模块。实施过程中,学院、学生、雇主三方事先必须有一个完备的工作学期实施计划。
定岗工作:学生在工作学期,以“职业人”的身份到社会上寻找雇主,任何愿意接纳合作教育学生的雇主单位或部门,都应向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工作岗位。
过程监督 学院在组织学生参加工作学期期间,指定协调员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过程督导。雇主对学生工作学期的全程进行管理,对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确保工作学期的质量。
全面考核:学生完成了工作学期以后,对工作学期的收获和体会,以书面形式按计划要求进行总结。学院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基础上,给出学生工作学期的成绩。
定额报酬:学生在工作学期期间,根据各自付出的劳动,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时间保证:根据学分制学年制 理论学习周数的规定和国际惯例,学校对工作学期的时间有一定要求,一般规定为6一7周,最少不得少于6周。
产学合作教育实现了三个结合:(1)产学合作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对三个不同的工作学期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一工作学期,要求学生学会以“职业人”的身份融人社会 第二工作学期,要求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宽口径专业对口,或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第三工作学期,要求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对口。(2)产学合作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学校管理体系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将合作教育指导中心与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成联合体,在组织上加以整合,在运作上加以联合,在机制上加以化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3)产学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特别是学校对产学合作教育学生参加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 给予工作学期的认定。学校规定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 按工作学期方式进行管理,按科研项 目管理模式进行运作,项 目导师对合作教育学生的综合评定,作为合作教育学生工作学期的成绩。这些措施深化了产学合作教育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突破。它把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数,由最初每个工作学期35名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名,全校左右的学生在工作学期获得报酬。产学合作教育获得全校教师普遍认同,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产学合作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坚强的意志、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大学生在参加全国和上海市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每年都取得优秀成绩,获得大批各类竞赛奖项。2003年上海通用汽车集团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10位现场工程师,在上海3所高校人选的10名学生中,我校学生因实践能力见长被录用了6名。
2006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第四届 “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大赛,我校提交的7项作品均获得奖励,其中2项获得二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组织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41项,立项17项,学生申请外观专利授权39项。我校学生参加并获得“天煌杯”高职论文大赛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