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发布时间: 2012-09-19 浏览次数: 146

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在我国即将启动“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程碑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当以国际化的眼光培养人才,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创新办学理念:紧紧依托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高等学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这两项使命的实现都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科技创新的实践相结合。
    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上海地方性高等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大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们的创新思维引领着我们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两项创新、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四个纳入、树立五种精神办学”的办学思想。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确立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创建现代特色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
    实施两项创新:一是要实施办学模式创新。二是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遵循三大规律:就是在学校发展建设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坚持四个纳入:就是要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以及大格局之中;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主动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树立五种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
    我们的办学思想推动着办学实践创新,促使我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深地扎根于上海经济社会的土壤中,孕育了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二.创新办学模式: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构筑校企战略联盟,
    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构筑校企战略联盟是我校办学实践创新的重要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这条根本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要紧贴现代产业发展的态势,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创新科技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双重作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牢牢把握上海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这一大局,紧紧抓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机遇,不断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向纵深发展,积极开拓产学研合作新领域。
    其一,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二级学院。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其二,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我校与上海交运(集团)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集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
    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实现了学科链与产业链的零距离对接。在学校和企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了与汽车、航空、轨道等交通产业相关的学科,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形成了海、陆、空交通运输业为特色的重点学科群。
学科建设支撑了专业建设。近年来,我校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导向,改造和优化了一批老专业。增加了二十多个新专业。加强了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机械制造、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与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专业的建设,扶植了一批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制药工程、纳米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等专业,适应了企业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还主动与地区政府进行广泛合作,促进了校区、城区和科技园区的“三区”联动发展。瞄准“数字长宁”定位,建立了多媒体设计专业、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专业,及多媒体产学合作基地;瞄准金山区“国际化工”定位,与金山、漕泾化工区共建了上海市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瞄准“电子松江”定位,积极发展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瞄准普陀区包装产业特色,组建了上海包装设计产学研基地。
    同时,学校还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一系列专业,例如“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游戏软件与艺术造型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等专业。同时,嫁接和引进了国际优势学科和专业,在已有艺术设计学院和服装设计学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中法埃菲尔时装设计师学院、中韩合作多媒体学院。初步形成了相应的创意产业教育体系,为上海的创意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年,我校学生的创意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屡获得大奖,2005年,在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上,我校学生的创意设计作品得到社会各界较高评价。
    产学研合作促使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校从原单一教学型大学发展成拥有11个市级重点学科、教育高地和个重中之重学科。学校在2001年—2004年中,我校专利授权数全国高校排名第48位, 其中,2004年排名全国高校第29位。上海高校中排名第5位。
 
三.创新培养模式:推进产学合作教育,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高校要形成人才备出的创新实践、创新活动、创新事业,需要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战略联盟,专业设置贴近产业需求,为我校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实践教育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内容。产学研究战略联盟,极大拓宽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既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又促进了高校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双师”型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育平台,企业成为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学生在企业的现场实践环境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校“航空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学生的教学实习环节几乎都在企业实际岗位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有80%的选题来自于实践课题。
    2005年,我校在松江大学园区建设了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新校园。其中,8万平方米的现代工程实训中心,为学科间交叉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搭建公共实训平台。此外,学校还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资助一批大学生主持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早在1985年,我校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进了合作教育模式,成为全国第一所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高等院校。在20年的合作教育办学实践中,学校创建并逐步完善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发挥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学校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个亮点。创新人才不可能在“象牙塔”中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的人,才能获得一个创新人才必备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在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得到全面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学生获得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快了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2005年我校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达到了5631多人,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产学合作教育的创新模式赢得了合作教育单位96.4%认同,接纳学生的合作教育单位有3000多家,与我校签定长期合作协议的单位100多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我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和合格毕业生,学校正在成为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摇篮。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在高校中名列前茅。2003年上海通用汽车集团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10位现场工程师,在上海3所有相关专业高校推荐的30位候选人中,入选的10名中我校学生因实践能力见长被录用了6名。2004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学校受邀出席并在会上做了“强化实践环节、服务地区经济,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实践与探索”主题交流发言,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创新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