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应用型人才 打造工程师摇篮 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
发布时间: 2012-09-19 浏览次数: 2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汪泓
 
一.学校概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地方性高等学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7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等8个工业局共同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共同创建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86年7月5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出席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立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为学校提词:“为上海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1991年,学校通过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育合格评估。
    经过28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有19个院、部直属单位,拥有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实验实训中心等1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等8个校级科研机构。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了“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点,并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该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硕士学位单位授予权,“社会保障”、“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4个学科成为学校可独立授予学位的首批硕士点。目前,学校有4个硕士点、32个本科专业、24个本科专业方向、17个高职专科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著名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2001年,我校与法国时装公会教育集团国际时装学院合作创建了“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2002年,我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创建了中韩合作“多媒体学院”。2003年,我校又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和“自动化(汽车电子工程)”3个本科专业。2004年,学校申报了“电子通信工程”等4个中美合作本科专业。2005年,学校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本分校合作,正在申报“工业工程”等5个中外合作专业。2003年、2004年、2005年我校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校长国际教育论坛,吸收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嫁接了国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声誉不断扩大。
 
二.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将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作为学校发展的先导。2001年以来,学校围绕高等学校“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多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逐步形成了“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两项创新、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四个主动纳入、树立五种精神”的先进教育思想观念。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全校教职员工明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优秀工程师摇篮,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
    实施两项创新:一是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二是实施了办学模式创新。以校企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使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深地扎根于地方经济的土壤中。
    遵循三大规律:就是在学校发展建设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坚持四个主动纳入:就是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以及大格局之中;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主动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树立五种精神:就是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
    以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逐步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了广泛的价值认同,在我校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进程中,起着价值取向、目标导向、路径指引的作用。
    ● 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学校围绕新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事业“十五”发展纲要》。2003年,为了适应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学校适时调整了“十五”期间的战略规划,制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2005年,学校又依据上海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的新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高质量地编制了一个主体规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四个重要规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建设“十一五”规划》。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确立了未来五年我校发展的战略步骤。
    ● 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上海现代化建设大局,主动融入科教兴市主战略,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推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力和社会贡献力。
    ● 办学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
    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向纵深发展,积极开拓产学合作教育新领域。增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构建现代化大学制度,到2010年基本建成一所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大学。
(2)学校类型定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3)学科建设定位
    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传统学科、加强特色学科、扶植新型学科、推进交叉学科,构建与上海现代产业结构有机衔接的学科体系。
(4)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5)培养目标定位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打造成为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摇篮。
(6)服务面向定位
    以依托上海现代产业、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面向经济、面向产业、面向生产第一线。
    ● 战略重点
    学校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大学的战略目标实施了六项工程,具体目标是: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领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教育质量创优工程。
    ——产学研战略联盟拓展工程。
    ——产学合作教育创新工程。
    ——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工程。
 
三.学校的办学成就
 
    学校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下,努力推进外延建设和内涵发展,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1.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学校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公共艺术(包装设计)”3个学科被上海市教委确立为重点(培育)学科。2005年学校的“社会保障”、“能源科学与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5个学科被确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物流管理”和“艺术设计”2个学科被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教育高地。
    重点学科建设提升了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2001年全校年度科研总经费1125.1万元,发表论文数264篇,其中核心刊物80篇、三大检索3篇、出版论著(含教材)8本、专利授权数1项、学校在上海市高校科研综合实力排名20名左右。到2005年,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5025.1万元,增长346%,论文发表720篇,增长175%,其中核心刊物350篇,增长337%,三大检索论文数59篇,专利授权数60项,出版论著(含教材)44本,专利授权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2位,在上海高校排名第5位。五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学校在上海市高校科技指标综合排名由20位上升到12位左右。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绩
    学校制订并实施了各种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433名,其中专任教师801名,当量生师比为15.85:1,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64名,副高级职称者18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30.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67.9%。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为97.2%。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为100%。
    三年来,学校引进教师339名,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24名,占总数的95.6%,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比由2003—2004学年的52%上升到2005—2006学年的67.9%。 
    学校建立了特聘岗位制度,选拔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主讲教授和学术骨干,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促使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发挥教学科研的核心作用。
    学校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通过岗前培训、老教师的传、帮、带、学院教学“大练兵”、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建设的系列活动,弘扬优秀教风,倡导教书育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教学名师和先进教师。有严谨治学的焦馥杰教授、陈心德教授,有从严执教的段承后教授、宓一鸣教授,有教书育人的陈月辉教授、黄虎副教授,还有敬业爱生的唐幼纯老师、朱丽玉老师,以及有敬业爱岗的陈培芳老师、无私奉献的吴江柳老师……他们高尚的师德师风已成为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近年来,我校有几十位教师获得上百项国家和上海市奖励。同时,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推行厂务公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四届“上海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3.教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始终强调人才培养的根本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专注学习、科研促进教学、政策保证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后勤支持教学的氛围。学校党政一把手切实履行了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学校先后制定了贯彻(教育部[2001]4号)、(教育部[2005]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沪工程教[2001]56号)、(沪工程教[2005]31号),把教学工作列为每年各学院、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述职考核考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我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校长亲自作主题报告,全面总结和部署教学工作。学校长期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检查本科教学工作。
    校长亲自主持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依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全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学校每年调整、优化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精心设计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2)教学条件显著改善
    学校保证本科教学基本设施的优先投入,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为本科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10月,我校开始规划建设松江新校区。2003年10月,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8月,二期工程建成,学校整体迁入松江新校区。松江新校区占地1170亩,建筑面积22.836万平方米,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松江校区建设体现了高质量、高水平,总体工程质量均达到优良,所有建筑都获得了优质结构奖,其中行政楼、体育馆、艺术楼、图文信息中心、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单体建筑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奖,体育馆还获得了上海市金刚杯奖。今天,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
    我校由原来的四个校区,校园面积仅260.67亩,建筑面积仅16.7911万平方米规模较小的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松江校区、仙霞路校区、新村路校区和逸仙路校区等六个校区,占地面积1418.26亩,建筑面积384333平方米,生均占地72.06平方米,近1500人规模的高等院校。
    学校的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有323887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4.68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23619.41平方米,生均住宿面积9.42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524个,面积87304.54平方米,多媒体(语音)教室172个,座位数达16170座,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语音)教室座位数123个。直接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有5515台,百名学生拥有量42台。目前,学校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制图和绘画教室、计算机教室、普通和专业教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校舍等基本设施保障了本科教学,满足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的教学需要。
    学校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重点学科及新专业实践教学的的需要,近几年来,改造、更新了大部分实验室,新建了现代装备及其控制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城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仿真实验室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学校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全校15个教学中心实验室,下辖65个基础、专业和综合性实验室。
    近三年来,学校用于校园网建设的投入已超过了2200万元,在松江校区建成有一个带宽为50 M的电信网光缆接入、一个带宽为10 M的教科网光缆接入和一个带宽为10 M的有线通光缆接入,共敷设光缆39公里、超五类网络线108万余米,安装网络信息点6130个,实现了千兆到楼宇和机房,百兆到桌面的网络连接。学校共配置了45台服务器,开发了统一身份认证、信息发布平台、共享数据管理平台等三个基础平台并自主开发了教学资源信息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等13个应用子系统。建立了以信息门户为核心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公共信息服务、网上教育服务和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7988平方米,在松江校区设有3个学术报告厅、16个教师研究室、8个图书阅览室,一个258座的电子阅览室,共有座位2319座。馆藏纸质图书资料105万册,近三年纸质图书生均年进书量8.1册,纸质中外文期刊3209种,电子图书40万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拥有中外文网络及镜像数据库19个。
    学校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目前,学校有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11个,总面积为93951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7.16平方米,室内体育活动面积14793平方米,各类篮球架(板)、排球架(柱)等体育训练配置的器材294台(套)。学校拥有的运动场馆和专项训练设施均达到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场馆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和要求。
    近三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四项教学经费投入总额,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分别为2249元、2772元、3621元,年增长率分别为23.25 %、30.63 %,生均四项教学经费的不断增长,保障了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本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学校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 “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形成了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我校于1985年、1989年、1998年、2004年四次对本科专业进行了较大规模调整和重组。依托重点学科和教育高地建设了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了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的良好局面。学校改造了一批老专业,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设置了一批新专业。
    学校不断加强新建专业建设力度,优先保障新专业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投入,新建专业实验室12个,新设实习基地33个,并且加大了新专业的图书资料建设。强化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由教授为负责人,副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的专任教师队伍。目前,新建专业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占30.2 %以上。
    学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的原则,坚持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基础教育为核心、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一条主线: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循序渐进,有机衔接;二个重点: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增加: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促进个性发展,增加选修课;培养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着力进行课程内容的提炼与更新,强化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充分吸收和应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和2005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0项,5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36门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
    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严格规范教材的评估与选用流程,确保了教材选用的质量。近三年选用优秀教材比例占33 %、新教材比例占73.1 %,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管理规定 》,支持出版高水平教材。2002-2006年,学校编写出版教材134本。2003年以来我校有3本教材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2006年我校有8本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学校重视并鼓励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学校自行开发或应用的多媒体课件242项, 6门课程课件获上海市优秀课件称号。必修课以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课时比例大于75 %。
    学校制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推进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通过教师出国进修、开展专项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提高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引进外教授课、直接应用国外名牌大学原版教材、开展专项教学方法研究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目前,我校共开设双语教学课程58门,使用原版教材35种。全校双语教学效果较好。
    学校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和实训,合理安排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等实践环节。学校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实习基地 个。深化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目前,我校开设的必修实验课程203门(其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77门),其中有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163门,比例为80.5 %。
(4)本科教学管理规范
    我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规范了教学管理,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全校现有各级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189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73人,共85人,占总人数的45.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4人,占总人数的49.7%;年龄在45岁以下的104人,占总人数的55.0%;具有外校学历背景的占86.8%,覆盖文、理、工、管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管理队伍。
    学校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必须熟悉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程序,必须具有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能力。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不断调整、修订和完善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目前正在使用的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共有93个文件,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综合类、培养计划与教学建设、学籍和学位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招生工作等方面教学管理制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培养计划、教学建设、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7个质量标准为核心,与45个文件共同组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日历。以教务处常规工作时间表、办事工作流程图为主体,列出107项流程和流程图。
    这些制度基本涵盖了学校教学的全过程,构成了科学、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
    学校重视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考风。
    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3年学校9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二等奖。2004年9名学生获国家二等奖,39名学生分获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9人获一等奖。2005年有9名学生获国家二等奖,48名学生分获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9人获一等奖。2006年,72名学生分获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6名学生组成的2个团队分列上海各高校A、B组第5名。
    2003年我校有3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9人获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2005年18名学生获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近年来,全校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成绩保持较好水平,发展趋势良好。近年来,我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0 %以上。学生获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72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我校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许多毕业生不仅有本科毕业证书,而且拥有1张甚至多张技能证书。例如,我校汽车工程专业有60 %的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美国EDS公司认可的UG软件初、中级证书,这些学生在就业时应聘美国三大汽车集团下属的各类公司时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汽车工程学院40 %的学生毕业时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汽车类培训和考核,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发的《 上海市高校汽车类大学生职业资格准入证书》。又据上海航空公司统计,在该公司机务部每年对包括中国民航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高校毕业生中的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后的技能竞赛中,我校航空运输学院航空机务专业的毕业生多次获专业技能第一,总体水平高。
    在2005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有3名学生获得二等奖、6名获得三等奖。2005年我校学生获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模具制作工全国东部地区金奖1项,学校获得2005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团体金奖。在学生参加的9个工种职业资格鉴定中,有74名学生获得中级证书,31名学生获得高级证书。从1998年至2006年,学校共有57个班级,1584名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有1428名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获取证书率达到90%。
    2006年学校组织了116名学生参加了8个工种的竞赛,有101名学生获得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职业资格鉴定中级工、高级工证书,获证率为87.1 %,获证学生将代表学校参加2006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构建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制订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广泛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每年投入经费约400 余万元,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创新能力强,有较多实践与创新成果。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作品)近百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成果获得各级奖励上百项,外观专利授权80项。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近年来,通过订单式培养以及产学合作教育等教育模式,使全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社会实际课题。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程度等全面反映了培养目标的要求。获2005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模具制作全国东部地区金奖1项;获2005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二、三等奖9名。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逐年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保证,抽查送外校评审的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率超过97%。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参加上海市评选以及行业竞赛共获得各类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三年,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7 %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竞技成绩显著,男篮连续五次代表上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CUBA篮球东南赛区决赛。
4.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05年报考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率90 %以上;2006年学校招生计划达415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有5000多人,录取率达到100 %。
    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报刊、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地方报刊、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新华网等一批传遍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和办学特色。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为教育部的特邀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强化实践环节,服务地方经济,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实践探索》的发言,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普遍关注。
 
 
 
三.学校的办学特色
 
1.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的摇篮。
(1)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办学宗旨的形成
    在2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步确立了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不断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和实践运行模式,并转化为办学特色和实践成果。
    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开创了由高校、工业局、地区联合办学的模式,形成了依托工业办学,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格局。
    进入新世纪,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初期确立的办学方向,并且依据新的形势,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凝炼办学特色,提出了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
(2)形成了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
    我校紧紧抓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机遇,瞄准上海产业发展的趋势、跟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融入”上找方向,在“瞄准”上寻需求,在“对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创特色。学校建立了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
    ① 学科链对接产业链
    近五年来,学校抓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机遇,瞄准上海现代产业,建设了8个重点(培育)学科和两个教育高地。
    学校对接上海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等学科。 
    学校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了“社会保障”、“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教育高地)、“艺术设计”(重点学科、教育高地)等学科。
    学校依据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学校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航空器械维修”、“航空机务”、“航空经营管理”、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一批专业,形成了对接交通运输产业的专业链;
    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学校设置了的“多媒体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物流管理”、“国际货运”、“市场营销”(服装营销)、“市场营销”(汽车营销)、“市场营销”(邮轮经济)、“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一批新的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
    学校还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一系列专业,例如“产品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游戏软件与艺术造型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等专业。初步形成了对应创意产业的专业群。
    ② 构筑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我校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实现办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平台。
    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二级学院是我校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形式。学校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是我校产学研合作富有成效的成功的案例。今年,我校与上海航空公司的战略联盟,被教育部、科技部等六个部位评为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十佳案例,我校被邀请出席“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高峰论坛”,并在会上作题为《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构筑校企战略联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的报告。
    2005年,学校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开展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了校企共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以上海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 项目建设契机,推动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产学研战略向纵深发展,目前该学院成为学校与企业集团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
    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是我校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又一重要形式。
    我校与上海交运(集团)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集团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③ 积极推动“三区”联动发展
    学校与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动,是我校实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重要举措施之一。近年来,我校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金山区人民政府、普陀区人民政府签定了合作协议,在城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学校瞄准“数字长宁”定位,建立了多媒体设计专业、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专业,及多媒体产学合作基地;瞄准金山区“国际化工”定位,与金山、漕泾化工区共建了上海市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瞄准“电子松江”定位,积极发展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瞄准普陀区包装产业特色,组建了上海包装设计产学研基地。我校凭借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城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科技产业资源的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了共赢。
以产学研究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使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深地扎根于地方经济的土壤中,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实践性特色更为鲜明,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率先推进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了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产学合作教育历史沿革
    1985年,我校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进了合作教育模式,成为全国第一所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高等院校。
    二十多年来,学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展一系列高层次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产学合作教育八五试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的研究》(产学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世行贷款项目)。
(2)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校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工程大”特点的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工学交替”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28个字加以概括:工学结合、计划完整、定岗工作、过程监督、全面考核、定额报酬、时间保证。概括表述就是:“产学合作、工学交替”。
    ● 三个学期的的运作方式
    运作方式的基本情况是:在整个本科教育4年中,共有3个工作学期。每学年有2个理论学习学期、1个工作学期。学生在每年的6到8月的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参加定岗工作。工作学期的规定时间一般为6-8周。
    ● 三个阶段的工作学期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分全体动员、寻找雇主、学院审批和学生到岗四个环节。安置合作教育学生,是该阶段的核心部分。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分走访雇主、实地考核和考核汇总三个环节。学生的定岗工作是该阶段的核心部分。
    第三阶段是总结阶段:分总结交流和表彰归档二个环节。总结交流是该阶段的核心部分。
    ● 三个结合的教育特色
    产学合作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产学合作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
    产学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实践紧密结合。
    ● 三纵三横的管理体系
    学校构建了三横三纵的管理体系。
    “三纵”是指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的三个层面,即决策层、组织层和执行层。学校合作教育的决策层是校合作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与学生工作的两位副校长分别担任副组长;学生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各个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等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层是各学院建立的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小组,各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组员是单独编制的专职协调员。执行层是各学院担任合作教育工作的教师组成的协调员网络。
     “三横”是指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的三个横向连接链。即教务处、学生处和校合作教育指导中心。
    教务处负责产学合作教育列入培养计划,并按教学运行历严格实施;学生处通过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配合教学副院长,组织产学合作教育学生认真实施合作教育计划;校合作教育指导中心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技术层面上加以指导、服务和对各学院合作教育工作的评估。
    ● 三大支住体系的运行机制
    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靠三大支柱体系支撑。
    组织保障体系。产学合作纳入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有学分。100家产学合作教育签约基地、约1000家长期合作伙伴单位,约3000家接收产学合作教育学生的企业,为我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运作体系。学校在工作学期的学生安置中,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了多元化安置方式,拓宽了产学合作教育渠道。
    质量保证体系.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指导中心推出了我校特有的“三表一证”。这“三表一证”指的是:由合作单位指导人员填写的“合作教育工作学期学生工作鉴定表”;由学院协调员填写的“合作教育工作学期学生工作鉴定表”与“学生工作学期综合鉴定表”以及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签发的“合作教育实践证书”。
    产学合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突破。它以职业为导向,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目前,我校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由最初的35名发展到现在的7500多名,近50%的学生在工作学期获得报酬。产学合作教育获得全校教师普遍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校有90%以上的教师投入合作教育工作中去。产学合作教育在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意志锤炼、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产学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评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离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离我们创建一所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还有差距。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1.努力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积极培育体现时代特征、教育特点、“工程大”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以弘扬“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为核心,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凝炼和塑造大学精神,培育和发展大学文化,形成“工程大”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品牌。
2.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建设工程,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围绕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组建能够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的创新型学术团队。继续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素养训练,尤其要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通过制度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帮助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努力构筑科学的现代工程训练体系
    积极推进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将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研发中心和“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示范性”的实验实训中心,使其成为上海一流的现代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4.努力将本科教学评估成果转化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努力将教学评估所取得的成果转变为长效机制,将教学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落实到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使我校的本科教学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之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促进、是鞭策、更是机遇,它对我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我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人才培养的立校之本,特色发展的强校之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作出更大贡献,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化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