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程设计首登巴黎设计周,以“Wéi (Oui) 为”推动东方哲思与世界对话

发布者:冯洁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11

9月4日至10日,全球设计盛事巴黎设计周(Paris Design Week)如期而至,吸引世界目光。在这一国际顶级设计舞台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次作为主办方之一,参与中国创新馆(China Creative Pavilion,简称CCP)策展工作,以“Wéi (Oui) 为”为主题,带来一场融汇东方智慧与法式美学的设计对话。艺术设计学院四组教师原创作品亮相巴黎,展现中国设计的前沿创新与深厚文化底蕴。



巴黎设计周被誉为国际设计的“开放性窗口”,而中国创新馆作为其主展场内的首个中国常设展馆,自2023年由同济大学与巴黎设计周联合创立以来,已成为推动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2025年,展览进入机制深化阶段,聚焦“为”这一富含哲学意味的汉字,既呼应汉语中“有所作为”的能动性,也契合法语“Oui”所代表的开放与肯定的精神。



本次展览汇聚了15家中国企业、20位设计师与艺术家,展品涵盖家具、珠宝、陶瓷茶具、环保设计、气味创新、材料工艺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呈现中国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力。艺术设计学院四件优秀作品从首饰、材料工艺、陶瓷茶具等方面彰显可持续与科技时尚的创新设计理念。作品《衔尾蛇之源》,以跨越文化与时代的符号为核心,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对循环性、时间性和自我更新的哲学思考。作品《金钱海棠》从青铜器形制、宋瓷美学、吉祥纹样等文化母体中提取造型元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设计语言,寓意“财运亨通,富贵吉祥”。作品《溪山隐座》以侘寂美学为内核,通过几何造型与自然元素(水、光影、土)的结合,实现传统紫砂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作品《声形》以光为律,形为序,声为景,将自然造型重构,与声光交织。



展览不仅展示实物作品,更致力于构建中法设计教育与创新实践的交流桥梁。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峰五校”及晋江产业链的协同下,展览以“为”的理念推动跨学科、跨文化的教学实践,从城市更新到未来生活场景,探索设计在回应社会变革与全球挑战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同济大学SustainX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娄永琪教授作为主策展人指出:“中国设计不是某一种固定风格,而是一种持续‘有所为’的力量。”他强调,中国创新馆的设立不仅彰显了中国设计的实力与潜力,更增强了设计界的文化自信,期待更多原创设计“从上海出发,为世界设计做出类型学贡献”。



此次参展不仅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的首次集中亮相,更是学校贯彻“三旋翼”发展理念、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同济大学-上工程-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五校联合设计实践课程成果展,联合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海外院校联盟等多方力量,共同呈现面向未来的创新设计作品。

随着中国设计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正以教育为根、以设计为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中国高校在推动设计学科发展、促进文化共融方面的积极作为。